?
?
?
現(xiàn)代快報訊近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家長在拍手叫好之余,不免有些擔心,怕減負十余年,壓力增無減;怕自己不學,別人默默拼娃。對此,我想結合我從教三十余年的經歷,分享我的想法。
看一場改革是否真心,先看它敢不敢綠了芭蕉。近期股民討論最多的教育股紛紛轉綠,由此可窺本次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以往的減負或“減少作業(yè)”,或“篩選競賽”,家長們往往跟著抓狂凌亂,資本們則笑而不語、轉向應對。而今年提出的“雙減”,不只是明確了學校和校外機構的減負要求,更重要的是對資本支撐的培訓機構動真格了。
我曾在2019年撰文《做一個理智的家長,不要被“劇場效應”綁架》,呼吁家長尊重孩子的身心特點、成長節(jié)律,杜絕跟風“內卷”,滋生非理性焦慮。比如新學期將近,常有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問我:“幼小銜接,拼音要不要提前學?”對此,我給出一貫建議:“拼音口算提前學,既費時間又費錢;家校合作莫越位,幼小銜接須科學?!?/p>
幼小銜接,最重要的是作息時間、自理能力、行為習慣等的銜接,我校在2019年就曾讓畢業(yè)生寫信給新生,勸即將進入一年級的學弟學妹不要提前學習拼音、算術等學科。局小多年來一直秉承“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理念,我們一直奉勸家長不要提前學學科內容,但其實呼吁的效果并不好,很多家長不理解。但現(xiàn)在,中央有了明確的導向,相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社會和家長會理解我們當年的初衷,局小人也會更有自己的擔當,主動發(fā)出正確的聲音。
“雙減”東風之下,局前街小學會在之前已有的睡眠管理、“推遲半小時上學”、彈性作業(yè)等制度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化減負政策。比如:繼續(xù)保證學生的戶外活動時間;豐富學校校園生活,自然節(jié)氣活動、人文節(jié)慶活動、興趣選修活動充分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課堂轉型研究;科學作業(yè)管理(如作業(yè)設計、作業(yè)布置、作業(yè)批改、彈性作業(yè)、免考制度等)。
我們呼呼家長給孩子一點閑暇的時光,因為"閑暇出智慧"。如果學生三更眠、五更起,頭懸梁、錐刺骨,沒時間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沒時間讀自己喜愛的書、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如何能觀照生活、累積思想、生發(fā)靈感呢?
我們呼吁校外培訓機構,在堅決取締盈利性學科培訓的同時,提供給學生參觀學習、勞動實踐的機會。學生需要游戲,需要交往,需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興趣愛好。培訓機構如能對此進行開發(fā)設計、提供服務,就能和學校、家庭形成教育資源的正向互補。
當然,我們也呼吁社會加強公共教育資源的供給。比如用好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增強社會教育資源的聯(lián)動,開發(fā)學生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歷史文化教育等多種學習的資源和場域。
落實“雙減”任重道遠,所有舉措都是為了最終實現(xiàn)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讓教育回歸本真,這也是我們教育人的“中國夢”。
?
版權聲明
作者原創(chuàng),不允許二次傳播,一經發(fā)現(xiàn)收回會員權益,追究法律責任。
微信訂閱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