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創(chuàng)|范文|素材|寫作|PPT|
?
?
?
黨課:在整治形式主義中錘煉求真務實作風以實干擔當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
同志們,根據黨委關于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的計劃安排,今天我圍繞“在整治形式主義中,錘煉求真務實作風,以實干擔當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這一主題,與大家進行一次專題學習交流。形式主義作為長期困擾基層治理的頑瘴痼疾,不僅嚴重損耗行政效能、浪費公共資源,更侵蝕黨的執(zhí)政根基、疏離黨群干群關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著力清除的重大障礙。黨的二十大報告旗幟鮮明地強調要“持續(xù)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tài)度。下面,我將結合當前實際,從基層治理中形式主義的主要表現、深層成因以及整治路徑與舉措三個方面,和大家作深入探討。
一、深刻認識基層治理中形式主義的復雜表現與嚴重危害。形式主義在基層治理中的表現形式多樣且危害深遠,嚴重扭曲了政策初衷,制約了工作實效,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與形象。其突出表現可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政策執(zhí)行異化,重痕輕效,脫離實際。過度留痕,本末倒置。一些地方和部門將“過程留痕”等同于“工作落實”,將復雜的治理過程簡化為機械的數字指標和影像記錄。例如,某地為落實河道巡查責任,強制要求巡河員每日上傳不同角度、不同時間段的照片打卡,工作人員耗費大量精力處理臺賬,日均工作時長顯著增加,而實際巡河質量和問題發(fā)現解決效率卻未得到相應提升。機械執(zhí)行,罔顧實情。在政策落地過程中,不顧地方特殊性和群眾實際需求,僵化套用統(tǒng)一標準。如在某高寒地區(qū)推行“廁所革命”時,部分干部無視冬季嚴寒導致水管極易凍結的客觀條件,強行要求農戶拆除傳統(tǒng)旱廁改建水沖式廁所,導致設施無法正常使用甚至報廢,將“完成指標”置于“解決群眾如廁難”的真實需求之上。數據造假,欺上瞞下。為應付考核、追求虛假政績,個別地區(qū)不惜弄虛作假。如中央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通報的典型案例所示,某地為完成空氣質量達標任務,僅在監(jiān)測站點周邊實施“精準管控”,動用霧炮車長時間環(huán)繞作業(yè)、選擇性關停鄰近工地,人為制造出直徑數公里的虛假“數據凈土”,嚴重背離了環(huán)保工作的初衷,極大損害了政府公信力。二是考核評價虛化,導向偏差,唯上是從?!懊孀庸こ獭笔⑿小?己酥笓]棒存在偏差,導致基層為應付檢查、博取“印象分”,熱衷于打造華而不實的“盆景”“亮點”。某地在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市期間,強制要求臨街商戶統(tǒng)一使用特定款式的白色遮陽傘,片面追求視覺上的整齊劃一,卻忽視了傘具的實際防風功能,最終在臺風來襲時引發(fā)多起傘架倒塌事故,造成安全隱患。“臺賬競賽”成風??己诉^度依賴材料厚度、臺賬美觀度,誘發(fā)基層陷入“文牘主義”。某鄉(xiāng)鎮(zhèn)為迎接各類檢查,專門成立數人小組美化迎檢材料,全年制作紙質臺賬達數噸,其中大量內容屬于重復填報、無效勞動,“以厚度論英雄”的導向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和基層干部的沉重負擔。資源錯配失衡。有限的公共資源被集中用于打造少數“示范點”,忽視整體提升和普惠性需求。某貧困縣將大量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建設一個“智慧農業(yè)示范園”,園區(qū)內設備先進、場面光鮮,而縣域內廣大農村地區(qū)普遍存在的農業(yè)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卻未得到有效解決,導致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群眾獲得感不強。三是群眾參與弱化,渠道不暢,監(jiān)督失效。民意征集流于形式。本應尊重民意的程序淪為“走過場”。例如,某地在進行涉及群眾利益的決策或項目征詢意見時,存在工作人員代填代簽“同意書”的情況,使群眾意愿未能得到真實表達,群眾在治理過程中被嚴重“符號化”。訴求回應選擇性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重視不夠、解決不力,而對易出“成績”、符合短期考核導向的問題則快速響應。某市“12345熱線”數據顯示,老舊小區(qū)電梯頻繁故障、嚴重影響老年人出行安全的問題解決率長期偏低,而涉及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的市容衛(wèi)生類投訴解決率則明顯偏高,反映出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選擇性回應。監(jiān)督機制效力不足。賦予群眾的監(jiān)督權未能有效落實。如某地推行的“群眾評議干部”制度,其評議結果在干部考核體系中權重過低(僅占X%),且評議過程和具體得分缺乏透明度,使得民主監(jiān)督流于形式,未能發(fā)揮應有的約束作用,阻礙了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