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題:簡述題(20分)
(一)材料:“黨的紀律為鐵的紀律”,這是1920年蔡和森給毛澤東同志寫信,探討建立中國共產黨時提出的重要論斷。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形象地指出,孫行者頭上套的箍是金的,共產黨的紀律是鐵的,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還硬。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嚴格的紀律性是保持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嚴字當頭,把紀律的螺絲擰得緊而又緊?!边@反映了新時代加強紀律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對用鐵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鄭重宣示。
問題:請你談談為什么要把紀律的螺絲擰得緊而又緊?不超過300字。
這是由我們黨發(fā)展歷史經驗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百年黨史證明,如果沒有紀律作保障,會使黨的事業(yè)遭受嚴重損失。
這是由我們黨的建設規(guī)律決定的。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嚴格的紀律性是保持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重要保障。黨的紀律是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維護黨的團結統(tǒng)一、鞏固黨與群眾關系、維護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保證。
這是由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決定的。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只有不斷加強紀律建設,才能解決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問題,使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真正得到落實。
(二)材料:李明開了一個磨米加工廠,開在居民區(qū)里,隨著加工廠規(guī)模不斷擴大,噪音嚴重擾民,街道接到群眾舉報,根據上級政策,讓其搬遷,給他一定補償。李明對于搬遷新址和補償款不滿意,揚言要上訪。街道指定專人溝通,講政策、找地址、算得失,最終李明接受了搬遷新址和補償款。
問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結合材料,請你談談工作實踐中如何落實總書記這句話?不超過300字。
一要時刻站穩(wěn)群眾立場。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站穩(wěn)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二要始終維護群眾利益。把維護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實際行動同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三要提升服務群眾工作能力。群眾利益無小事,要始終傾聽群眾呼聲,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要從群眾切身利益出發(fā),提升群眾工作本領,增強服務耐心、細心、誠心,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式,以實實在在的服務成果取信于民。
四要自覺接受群眾廣泛監(jiān)督。工作開展好不好,群眾心里自然有桿秤。領導干部落實群眾工作路線,就要自覺接受廣泛的群眾監(jiān)督,開拓群眾監(jiān)督的渠道,營造為民務實的創(chuàng)業(yè)氛圍。
第二題:案例分析題(15分)
材料:某干部涉及以下四條線索,被單位同事實名舉報:
第一個線索,以親屬名義實際出資與他人經商辦企業(yè),親屬代其持股,平日代辦公司事務,某干部A獲利300萬元;
第二個線索,為親屬A向甲局甲領導打招呼,承攬工程;又為親屬B打招呼,跟乙局乙領導說,希望在項目上給予關照;
第三個線索,開完工作會在會后工作餐席上,對八項規(guī)定精神有不良言論;
第四個線索作為黨組織一把手行事作風霸道,不重視黨建,導致單位紀律渙散,四名領導干部被立案調查。
問題一:對于上述舉報線索,采取哪種處置措施,簡述理由。
對于上述舉報線索,應采取初步核實的方式處置。
理由為:從反映的渠道看,線索是實名舉報,具備一定的可信度;從反映的問題性質看,第一至第四個線索反映的內容都涉及黨員干部六大紀律;從反映的內容看,線索反映具體,涉嫌違紀的構成要件能體現在反映中;從核查工作開展上看,上述線索具備可查性,能夠找到相應的印證證據。
問題二:以上線索如查實,分別違反哪項黨的紀律?
第一條線索如經查實,違反廉潔紀律。該行為主要表現為違反有關規(guī)定從事營利活動,擁有非上市企業(yè)的股份。雖然是其親屬名義,但其為實際出資人和獲益人,符合該違紀行為的構成要件。
第二條線索如經查實,違反工作紀律。該行為主要表現為黨員領導干部違反有關規(guī)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干預和插手建設工程項目承發(fā)包。案例中為親屬B打招呼,雖未自己謀利,但違反規(guī)定為親屬說情打招呼,破壞市場秩序和經濟規(guī)律,影響政務活動公平公正開展,屬于違紀。
第三條線索如經查實,是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該行為表現為妄議黨中央大政方針。作為黨員干部,對中央的政策決定有意見建議,可以在征求意見時反映或在運行后通過相應的渠道正式反映,案例中在公開場合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發(fā)表不良言論屬于妄議中央大政方針。
第四條線索如經查實,是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該行為表現為不正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作為關鍵少數一把手,未能履行好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單位紀律渙散,本單位四名干部被立案審查,給黨組織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該干部應負領導責任。
第三題:案例分析題(20分)
材料:一個人多次被舉報,組織多次函詢,均予以否認。事后找人串供,試圖上下疏通關系,花錢被騙。對其案件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后,不配合紀檢機關的審查調查,保持沉默,拒不承認。
問題一:分析他的心理狀態(tài)。
這名干部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了僥幸心理、抗拒心理、戒備心理。
一是這名干部在被多次舉報,組織多次函詢時,其存在的是僥幸心理。企圖通過予以否認,認為組織不會深究細查,以便蒙混過關。
二是這名干部事后找人串供、試圖上下疏通關系,其存在的是對抗心理。其想盡辦法采取的這些行動,是不相信組織,試圖阻止或破壞組織對其進行的審查調查,試圖讓自己免于處罰。
三是這名干部在被留置以后,不配合調查,其主要存在的是戒備心理,以及保留有僥幸心理和頑抗心理。其不清楚紀檢機關掌握了自身哪些違紀違法事實,對自己的違紀違法行為帶來的后果模糊不清,以沉默試探審查調查人員了解的情況,以沉默代替對抗,并仍心存僥幸,企圖認為所謂的“關系”能幫助自己。
問題二:如果作為主談話人,如何讓他配合調查交代問題?
作為主談人,首先是充分做好熟悉案情、熟悉談話對象情況的準備工作。不透露審查調查組所掌握的案情,不主動提及涉案事由,側面了解熟悉談話對象的性格、愛好、親情關系、生活現狀、個人愛好、工作經歷等,為下步工作作好鋪墊。
其次是側面遷回打開心防。對談話對象平等對待,與談話對象閑談其感興趣的話題以軟化抵觸情緒,營造輕松氛圍,從而產生認同和信任感,消除對立情緒。以幫助的角度向談話對象釋紀說法,從談話對象的立場和需要去對照黨紀法規(guī),分析違紀違法證據、事實,看哪些對他有利、哪些不利,怎么配合才是明路,要講政策、指出路,講明抵賴、撒謊都是徒勞,使之體會到組織的良苦用心。
再次是找準契機實現突破。談話對象最敏感、最害怕、最防范、最抵抗的就是有關案件的核心問題,在談話中逐漸接觸案件的時間維度、空間維度和痕跡維度,從外圍談起,形成“合圍”之勢,最后再切入正題時,并預先預判談話對象會采取的辯解說辭,提前找出其中自相矛盾或不合情理的地方,在對話中對準主攻方向,成功合力突破。
第四題:案例分析題(25分)
材料:甲曾是住建局局長,現為縣委常委。
事實一:任住建局局長期間,其同學張某找到甲希望承包住建局某工程,甲表示幫不了,已經確定施工單位了,張仍然扔下10萬離開,甲將錢款用于個人花銷。
事實二:住建局要購買1000噸鋼材,甲和中標公司經理乙約定,每噸加價200元,等工程款打到乙公司后,將20萬元給甲的哥哥丙。結果工程款到位后乙給了丙50萬元。丙將此時告知甲,甲沒表示,并將50萬元用于購買房屋。2020年6月,與乙簽訂借據,稱50萬元系借款。
事實三:2015年甲與某女相識發(fā)生不正當兩性關系,直至案發(fā)。2016年將某女安排至下屬某單位工作。
2020年6月,函詢不如實交代。
經縣委常委會研究后,以縣委名義開除黨籍,以縣監(jiān)委名義開除公職。同時,經縣監(jiān)委研究決定,向司法機關提出從寬處罰建議。
問題一:分析甲的行為違紀和犯罪問題,簡要說明理由。
關于事實一:甲屬于受賄。甲收受了同學張某10萬元,超過正常人情往來的范圍,且張某是從事工程承包的人員,甲作為住建局長,張某是其管轄范圍的服務對象。雖然甲沒有為張某承擔了具體工程,但根據最高法檢兩院的解釋,國家工作人員索取、收受具有上下級關系的下屬或者具有行政管理關系的被管理人員的財物價值三萬元以上,可能影響職權行使的,視為承諾為他人謀取利益,甲的行為視為受賄,受賄金額為10萬元。
關于事實二:甲屬于有貪污和受賄兩個行為。貪污行為是指甲與中標公司經理乙商定每噸加價200元,乙公司所獲得的工程款20萬元應屬于公款。受賄行為是指乙給了丙50萬元,其中的30萬元屬于對甲進行行賄的款項。雖然是甲的哥哥丙收乙的錢,且甲向丙寫了借條,但乙其實沒有向丙轉50萬元的合理動機,所以并不改變甲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和受賄的本質。
關于事實三:甲長期與某女保持不正當兩性關系,并造成了不良影響,違反了生活紀律。關于函詢時不如實交代;甲本身存在違紀違法行為,在組織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違反了組織紀律。
問題二:在對甲的案件處理問題上,有什么不當之處。
有以下不當之處:
一是甲現作為縣委常委,應是市管干部,管轄權限在上一級組織,縣委不能作出開除其黨籍的決定,縣監(jiān)察委不能對其開除公職。
二是按照監(jiān)察法甲沒有符合從寬處罰的條件,并且縣監(jiān)察委在對管轄權限內的人員對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罰建議時,應當經領導人員集體研究后,報上一級監(jiān)察機關批準,才能在移送人民檢察院時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
第五題:案例分析題(20分)
材料1:一些市縣部]領導干部對黨的政治理論不學習、不研究、不領會,對民主議事的規(guī)定、規(guī).則執(zhí)行不自覺、不認真;部分鄉(xiāng)鎮(zhèn)部門組織生活、民主生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利器“鈍化生銹”,黨味不足、辣味不濃,使“一把手”權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監(jiān)督,其他班子成員得不到真正幫助;少數地方部門“一把手”議事決策時“一孔出氣、一鳥獨鳴”,容不下不同發(fā)聲,聽不得半點意見,在重大決策上獨斷專行,唯我獨尊;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在行權用權上以權謀私,進行權權交易、權錢交易,大搞利益輸送。如此種種,雖屬少數個別,但卻如滴墨入清水,混濁了地方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
材料2:一是還存在不講政治個例。個別黨員干部不能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涉及黨的方針政策隨意發(fā)表評論,口無遮攔,毫無顧忌,甚至對上級決策部署陽奉陰違,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二是還存在不守規(guī)矩怪圈。拉小山頭,搞小圈子,致使“老鄉(xiāng)圈”、“同學圈”、“玩樂圈”等各種利益“圈子”客觀存在。三是還存在不要原則的操作。特別是在經濟利益突出的項目建設、工程發(fā)包及重大資金使用上依然存在著“不講制度講關系、不講程序講運作、不講公平講擺平”的諸多不正?,F象。這些不講紀律、不講規(guī)矩行為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嘈雜了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
材料3:受前些年政治生態(tài)詬病的影響,仍然存在“三信三不信”的選人用人怪論怪象。一是信潛規(guī)則不信明規(guī)則?!安慌懿凰?,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潛規(guī)則仍被一些干部信奉。同時,選人用人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腐敗問題也助長了極少數干部“找捷徑”“攻偏門”的浮躁情緒。二是信“作秀”不信做事。為拉選票、積累升遷資本,極少部分干部仍然用“作秀代替做事”,耍花架子,搞門面盆景,沽名釣譽、虛報浮夸,誤導干部考核,以至于產生了“談匠不如搞匠”的思維誤區(qū)。三是信資歷不信能力。由于論資排輩的慣性影響,年輕干部滋生熬日子、混資歷的消極思想,使得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銳氣受挫,積極進取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強。諸如此類,危害了選人用人的政治生態(tài)源頭。
材料4:當前,部分黨員干部在作風建設上主要存在“九大問題”。即高高在上,脫離群眾;坐而論道,自說自話;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權輕責,胡亂作為;心浮氣躁,虎頭蛇尾;慵懶散漫,不思進?。话灿诂F狀,得過且過;貪圖享樂,揮霍浪費。這些問題具體表現為,對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對下官氣十足、頤指氣使;干事創(chuàng)業(yè)“玩空手道”、“練假把式”;宏觀布局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等等。雖進行了多輪整治,但時有回潮反彈,仍是影響政治生態(tài)的主要問題。
材料5:少數領導干部遇事“難”字當頭、“退”字當先,遇到矛盾和問題,上推下卸、左躲右閃,能推則推。有的八面玲瓏、四處討好,當“兩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態(tài)”當法寶,把“打哈哈”當護身符。有的在駐村包點上沉不下去,在督導檢查上走馬觀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禮花,在落實執(zhí)行上數衍塞責等。一言蔽之,就是履職盡責不夠,擔當精神欠佳,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中“關鍵少數”的表率引領作用發(fā)揮不夠。
問題一:根據材料概括政治生態(tài)存在的問題?
政治生態(tài)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政治生活欠嚴肅。主要體現在政治學習上不認真對待,民主集中制執(zhí)行不好,黨內組織生活不規(guī)范。
二是紀律規(guī)矩欠剛性。主要體現在規(guī)矩意識不強,紀律意識差,小圈子小團體造成一定的生態(tài)污染。
三是選人用人欠引導。主要體現沒有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選人用人工作不規(guī)范。
四是作風建設欠持久。主要體現在抓作風建設不夠扎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行為突出。
五是履職盡責欠擔當。主要體現在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積極性不高,擔當精神缺失,激勵機制不充分。
問題二:針對存在的問題,給市委提意見建議。
向市委擬提出以下建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祛除頑疾非一日之功。要徹底根除“政治霧霾”,切斷“污染源”,構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須多管齊下,從五個方面著力:
(一)把牢思想開關“鑄魂”。從近年來發(fā)生的腐敗案件看,最根本的問題都是沒有擰緊思想“總開關”,而最終墜入腐敗深淵的。因此,我們應緊緊抓住政治思想建設這一根本,一是強化理想信念,補精神之鈣。二是嚴肅黨內生活,揚民主之風。確保組織生活起到“除塵”“過濾”作用,及時阻隔不良風氣侵蝕。三是切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既“真刀真槍”“紅臉出汗”,又出以公心,幫助同志內省改過、成長進步,從而為凈化政治生態(tài)營造好的“氣候”環(huán)境。
(二)推進從嚴治黨“強基”。做到四個突出。一是突出法紀學習這個關鍵點,狠抓警示教育;二是突出入腦入心這個薄弱點,狠抓廉政文化滲透教育;三是突出立嚴規(guī)這個底線。將“嚴”字貫穿立規(guī)建制、常治常管始終,形成從嚴治黨管黨的長效機制;四是突出市域實際,以懲防體系建設為總攬,以規(guī)范資源權、財經權、人事權“三大核心權力”運行為重點。
(三)匡正用人導向“立標”。一是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干部標準選拔作用干部,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不讓買官賣官者得逞,更不讓腳踏實地的好干部吃虧。二是嚴格嚴格執(zhí)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做到執(zhí)行政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制度不違規(guī),嚴防政治生態(tài)“母體”攜菌。三是堅決查糾不手軟。加強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全過程監(jiān)督,堅決查糾拉票賄選、買官賣官、跑官要官等違紀行為,不僅要處理當事人,而且要追究責任人,有效預防和治理選人用人不正之風。
(四)狠抓作風反腐“除垢”。一是致力防微杜漸。建立紀檢、組織、信訪、審計等部門對干部監(jiān)督管理的信息共享平臺,完善干部廉情檔案,全面掌握干部情況。二是致力弊絕風清。通過采取專項整治措施,扎實整治公車私用、違規(guī)宴請、帶彩娛樂、紀律松弛、為官不為等作風頑癥,通過跟蹤督查,嚴厲查處辦事效率低下、“小鬼難纏”、“中梗阻”等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三是致力正本清源。要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做到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抓早抓小、快查快結。
(五)強化責任擔當“正氣”。一是強化主體責任,正敢于擔當之氣。層層厘清責任,擰緊責任鏈條。二是強化監(jiān)督責任,正服務為民之氣。堅持從群眾利益出發(fā),有利于群眾的就堅決支持,不利于群眾的就堅決糾正。三是強化示范引領,正勤勉忠誠之氣。黨員干部要帶頭履職盡責,做責任擔當的表率。帶頭嚴格廉潔自律,轉變作風;帶頭堅守原則,依紀依法辦事;帶頭堅守正道,弘揚勤勉忠誠正氣,以優(yōu)良的黨風促廉潔政風帶樸實民風,自然形成河清海晏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
版權聲明
作者原創(chuàng),不允許二次傳播,一經發(fā)現收回會員權益,追究法律責任。
微信訂閱號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