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創(chuàng)|范文|素材|寫作|PPT|
?
?
懺悔錄心得體會材料合輯(10篇)
篇1
一、強化學習,提高認識,增強拒腐防變能力
?
從《懺悔錄》腐敗落馬的5名干部違法犯罪的軌跡中,不難看出,他們無視黨紀國法,目無組織紀律,不顧群眾利益,弄虛作假,獨斷專行,腐化墮落,嚴重敗壞了黨風政風。通過學習《懺悔錄》,使我看到少數(shù)黨員干部由于放松了對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抵御不住誘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淵,以致身陷囹圄,結果令人痛心、扼腕疾首。
?
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人們無利而不往,做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要清醒的認識到身上擔負的歷史使命,深刻領會黨中央在黨的廉政建設中的深謀遠慮,全面增強對拒腐防變的認識,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斷增強政治學習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思想改造,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權利關,時刻清醒的認識到權力是誰賦予的,應該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誰謀利益,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浩然正氣。
?
二、以案為鏡,警鐘長鳴,筑牢拒腐防變防線
?
《懺悔錄》的案例發(fā)人深醒,令人深思,其中幾名落馬的腐敗干部都曾經(jīng)在我市的人防和農(nóng)業(yè)部門工作,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貪官們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案為鑒,才能警鐘長鳴。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要時刻清醒地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人莫貪,清貧為官是正道”,古往今來,貪官貪戀美色、錢財、權力,如和坤之流永遠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一心為民、清正為官,“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劉墉等永遠被人民銘記在心里?!稇曰阡洝返陌咐攲?、全面,個個如宏鐘長鳴于耳,不時地警示、提醒著自己。要把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當作是一面鏡子,經(jīng)常照一照,檢查一下,及時加以改進和糾正。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懷律已之心,常思為民之責,手莫伸、人莫貪,在自己面前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變的鐵籬笆。
?
懺悔錄心得體會篇2
《辦法》明確,受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領導干部影響期滿后,對德才表現(xiàn)和工作實績突出,因工作需要且經(jīng)考察符合任職條件的,可提拔任職。
?
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的領導干部還可提拔,沒聽錯吧?
?
確實!為了挽救和教育這些犯錯誤的干部,12月16日,武漢召開受處分和組織處理人員集中教育大會,3名官員走到臺前公開自省,剖析錯誤根源,深入懺悔。
?
“這種通過會議集中回訪教育的形式,在武漢市是第一次,全國也很少見”,武漢市紀委負責人介紹,“不同于以往點對點、一對一的回訪教育方式,這次把受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的在職黨員干部,以及他們所在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集中起來,讓他們走到臺前,相互交流,希望能起到更好的綜合教育效果?!?/span>
?
某區(qū)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發(fā)言稱,“對于這次受處分,我勇于面對,不回避、不抱怨……我深刻自我批評,真誠袒露心扉,警示大家引以為戒,遵規(guī)守紀從抓小抓細抓實做起?!?/span>
?
就如這位干部所說,公開懺悔不僅是對他們自身的教育和救贖,更是對其他黨員干部的真誠告誡。前段時間熱播的中紀委“大片”《永遠在路上》,就是通過曝光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等省部級官員的腐敗經(jīng)歷和深刻的懺悔,讓黨員干部從心靈深處接受一次嚴肅的黨風黨紀警示教育。
?
在大家的印象中,過去官員受了處分之后多是“銷聲匿跡、情況不詳”,很少公開露面。這一情況,在黨的十后悄然變化。
?
2015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工作報告中提出,將對被立案審查的黨員干部,“對照自己理想信念的動搖和違紀違法的事實,寫出懺悔錄”,列入2015年的工作任務。中紀委指出,違紀違法者用他的政治生命寫成的警世教材,應當成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明斷得失的鏡子。
?
同年2月25日,中紀委監(jiān)察部官網(wǎng)開設《懺悔與剖析》專欄,每一期都有當事人簡歷、有犯罪事實、有判決結果、有案例透視,更有當事人發(fā)自肺腑的懺悔,內(nèi)容充實,情節(jié)生動,警示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每一個認真學習的人都會受到心靈的震撼。
?
安徽省一位基層官員表示,每次看到官員的悔過書,都會不自覺地對照一下,因為很多“悔過書”反映的很多情況都是在工作中容易遇到的,“例子很具體,很容易類比,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
事實上,組織學習落馬貪官的懺悔錄和問題剖析,用反腐“活教材”提高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已是很多地區(qū)加強黨風廉潔建設的“常規(guī)動作”。
?
據(jù)《青海日報》11月19日報道,青海省紀委駐省委宣傳部紀檢組利用業(yè)余時間,在查閱大量資料、精心篩選的基礎上,經(jīng)過半年多的艱苦工作,策劃編輯完成了《百名貪官懺悔錄》。書中收錄了2000年至2015年間100名貪官的懺悔錄,每篇懺悔錄都按照“懺悔語錄、觸犯罪名、犯罪事實、判決結果、懺悔背景、懺悔書”順序編排,將于近期分發(fā)到全省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
?
在江蘇,12月2日上午,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采用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全省1.6萬余名黨員干部集中接受警示教育。各級黨員干部觀看了省紀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片《亂紀之禍》,該片深入剖析了徐超、邢道乾、王東良、王德善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會上談到,這些腐敗分子曾經(jīng)身處領導崗位卻放松自我要求,從不守紀律、不講規(guī)矩開始,一步步走向違法犯罪深淵,不僅給自己和家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更給黨的形象和事業(yè)造成嚴重危害,深刻警示我們:黨員干部“破法”無不是從“破紀”開始,紀律紅線一旦突破,腐敗墮落就很可能接踵而來。
?
據(jù)《天津日報》報道,天津市委在近日召開的常委會會議上集中組織觀看了關于遼寧拉票賄選案的警示教育片。這是中組部統(tǒng)一要求各地觀看的警示教育片,一共兩部,一部叫《警鐘》,一部叫《鏡鑒》。警示教育片以“遼寧拉票賄選案”、“湖南省衡陽市破壞選舉案”和“四川省南充市拉票賄選案”3個案件為例,通過涉事官員的懺悔、案件情景再現(xiàn)等形式深入剖析破壞選舉和賄選給黨和政府帶來的重大危害,宣傳中央關于嚴肅換屆紀律的要求。
?
官員“懺悔錄”的推出更鮮明地呈現(xiàn)出新時期廉政教育的特點:以案說法、以人說法,真正做到查處一個、警示一片。
?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懺悔錄”對官員權力的行使有警示作用,能夠喚起官員對權力的敬畏感,讓官員們明白,權力不僅僅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責任,不要利用權力做惡事、謀私利,要意識到權力的公共性。
?
懺悔錄心得體會篇3
關鍵詞:贊美認罪歸正
?
奧古斯丁(354-430)寫了古典基督教名作《懺悔錄》,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城,即:今阿爾及利亞的蘇克阿赫拉斯(SoukAhras)的奧古斯丁是舉世公認為影響世界最為深遠的基督教神學大師。奧氏的神學思想與他的生平一樣極多采多姿。如同本仁約翰在《天路歷程》中所寫的一樣,《懺悔錄》敘述了奧古斯丁個人的心路歷程。奧古斯丁在書中不僅流露出真摯的情感,而且對自己的行動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筆細膩生動,別具風格,成為晚期拉丁文學中的代表作,列為古代西方文學名著之一。
?
一、贊美
?
《懺悔錄》原名“confession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認、認罪”解,但是,在教會文學中這種意思有了延伸和轉變,不僅有認罪,更有承認神的偉大,有歌頌的意義。啟示錄中說,贊美是天上最重要的事務。贊美包含了祈求和認罪,但更特別包含了感恩和敬拜。贊美神意即將榮耀和敬拜歸給。奧古斯丁對神的贊美,含義很豐富,《懺悔錄》中字字都充滿了敬拜和贊美。例如:“你的是偉大的,主啊,你受到偉大的贊美;你的力量強大,你的智慧無限?!?/span>
?
“人渴望贊美你。人只是你所創(chuàng)造的萬物中渺小的一分子。人遍體帶著他必死的命運,遍體帶著他罪惡的證據(jù),遍體證明“您拒絕驕傲的人”??墒侨?,這個你所創(chuàng)造的萬物中渺小的一分子,仍然渴望贊美你。你鼓動著人們,讓他們樂于贊美你。因為你創(chuàng)造我們正是為了您自己,我們的心靈如果不能在您那里安息,便無法得到安寧。
?
可以說,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從開始到最后,詩篇中每一節(jié)里都有對神的贊美與頌贊。奧古斯丁贊美神的全能、良善、慈愛、公義。筆觸柔合美妙,猶如飲甘泉一般,使人清新愉悅。為何要贊美?首先,奧古斯丁敬拜神,呼求生命的改變與更新,尋求神的模樣與大智慧。在“上帝配得一切”中,湯姆?賴特特別探討了敬拜上帝的真正意義。他認為“敬拜”意味著上帝配得一切。上帝的偉大與慈愛,做為敬拜的基礎與理由,從而展現(xiàn)反映上帝真正是誰,特別是由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所顯現(xiàn)的那位上帝,為何會引領到由心靈與誠實兩方面的真正敬拜。然后,神喜悅看奧古斯丁因著愛他而發(fā)出由衷的感恩和贊美。這是愛的需要,也是愛的交流。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自我反思:“我說我愛我的上帝,我究竟愛的是什么?……我愛我的上帝,我是愛某一種光線、聲音、馨香、飲食、擁抱;但這愛是在我內(nèi)在生起,我的靈魂沐浴其間。”奧古斯丁愛著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最后,這樣的贊美的話語貫穿整個詩篇不斷顯明作者的詩情和畫意,更加有力地深化作者的情感與信仰。
故此,奧古斯丁經(jīng)常發(fā)乎心底的贊美主,從中獲得生命和真理。如果沒有贊美,奧古斯丁的信仰之路必定沒有希望而言。
?
二、認罪
?
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始終以上帝為談話對象,剖析自身的原罪的骯臟、污穢,強烈地體現(xiàn)了《圣經(jīng)》的“原罪說”的觀念。奧古斯丁的“原罪”論的主要依據(jù)是舊約創(chuàng)世記第三章和新約羅馬書第五章第12-21節(jié)。據(jù)《創(chuàng)世紀》第2―3章記載,亞當、夏娃違背了上帝的誡命吃了“禁果”。不聽從上帝的話語,是“虧欠了上帝的榮耀”這就是“原罪”。“原罪”由始祖亞當傳下來。自亞當以后,人一出生就帶有“原罪”??梢哉f,“原罪”是基督教教義、神學的根本,因為有了“原罪”,才需要“救贖”,才需要“救世主”,才產(chǎn)生了基督教。否定了“原罪”,就否定了基督的“救贖”,基督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
《懺悔錄》是一部基督教的經(jīng)典名著,在文中奧古斯丁認為他自己沒有遵守上帝的“十誡”①,總是在犯罪。因為根據(jù)《圣經(jīng)》,任何違背神給出的“十戒”①的行為即為罪。所以他萬分痛苦,向上帝認罪和呼求能夠得救?!崩纾旱?卷4段,這一段是談人原罪中的行惡本質“主,你的法律懲罰偷竊,這法律刻在人心中,連罪惡也不能把它磨滅。哪一個竊賊自愿讓另一個竊賊偷他的東西?哪一個富人任憑一個迫于貧困的人偷竊?我卻選擇了偷竊,而且真的做了,不是由于需要的脅迫,而是由于缺乏正義感,厭惡正義,惡貫滿盈。因為,我所偷的東西,我自己原是有的,而且更多更好。我也并不想想享受所偷竊的東西,不過為了欣賞偷竊與罪惡。在我家葡萄園的附近有一株梨樹,樹上結的果實,形色香味并不可人。我們這批年輕壞蛋習慣在街上游戲,直至深夜;一次深夜,我們把樹上的果子都搖下來,帶著走了。我們帶走了大批贓物,不是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豬。雖然我們也嘗了幾只,但我們之所以如此做,因為這種勾當是被禁止的?!眾W古斯丁把人的原罪分析得深刻、透徹。奧古斯丁的真實感受,在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我們有時的作惡,并不是出于需要,而是為著“享受”犯罪。其實,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對偷梨子的憶述,開始了罪惡的序幕。他從“偷”的惡,轉到“”的惡。奧古斯丁先是感受到快樂,但在享樂之后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卻是苦。當奧古斯丁遭受的罪惡感折騰時,他才醒覺過來,想要得到救援、解脫,因而轉向理性去解決這問題。劉宗坤認為奧古斯丁把圣經(jīng)中的“罪”觀念解釋成“原罪”,對“罪”的解釋中隱藏著一個至為重要的因素,這就是他對“自由意志”的強調(diào)。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所以,人既可以選擇向善,也可以選擇向惡。但是,由于“原罪”的影響,人并不能從根本上正確地運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因此,在救恩一事上,由神來為我們成就,我們無法為自己達成。故此,奧古斯丁認為如果你要真正悔改信靠神,就必須承認自己的不良行為,承認自己的過犯。
?
三、歸正
?
奧古斯丁的歸正信念是,只有信主,靠主,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在386年米蘭花園的經(jīng)歷是奧古斯丁“歸正”的經(jīng)歷,在那里奧古斯丁決然將纏擾他半生的惡欲拋棄,全然獻上自己給主,以下是從奧古斯丁本人筆下《懺悔錄》里摘的記錄:
?
“我們的寓所有一座花園?;▓@和整棟屋子都任憑我們使用,因為招待我們的屋主并不住在那里。暗藏內(nèi)心的風暴把我?guī)牖▓@中,那里沒有人會來干預我當時與自己在思想上的劇烈斗爭。你早已清楚結局將會是什么,而我卻還一無所知。但我近乎把自己逼瘋之舉,卻是恢復健康的部分過程;在死亡中的痛苦掙扎,使我通往生命。”
?
“我抓起圣經(jīng)并翻開,默默讀著我最先看到的一段話:‘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忌妒??傄髦饕d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也幌胍膊恍枰僮x下去了。讀完這句話的最后幾個字,立刻就像有一線曙光,從一片焦慮中在我心頭浮現(xiàn),所有懷疑的陰霾都被一掃而空?!?/span>
?
當重生悔改發(fā)生之后──“我們便到我母親那里,向她報告這件事。她聽了喜形于色。我們告訴她詳細經(jīng)過,她頌贊不已,感到這是一項勝利,并且歌誦神的大能所成就之一切……你將我母親的哀傷轉為喜樂,遠超過她所企求的。這喜樂的尊貴與甜蜜甚至要超乎她對我所期盼的含飴弄孫之樂?!?/span>
?
花園里的這一天,影響了他的整個一生;而他的一生,影響了之后一千多年的基督教史。他的人生,就是以這一天為分界的。之前,他是一個放蕩的青年,一個狂傲智巧的雄辯學家,一個誤入歧途的摩尼教徒。之后,他是一個敬虔的主教,一個謙卑睿智的神學家,一個尋求上帝真理的基督徒。為什么奧古斯丁最終會選擇了的歸正?首先,奧古斯丁的母親──莫尼卡──對奧古斯丁的信仰立下堅固的基石。他的母親從過去以來一直和他搏斗、為他禱告、與他辯論,甚至有時候還把他趕出家門,但總想要將他帶入這份深深支撐著她的信仰。所以,在奧古斯丁在童年時期已浸于基督教的信仰之中。雖然莫尼卡的信仰未能使奧古斯丁信主,但卻是構成他信主的基石。其次,奧古斯丁自身對哲學和宗教的探究是他歸正的最重要的原因。奧古斯丁縱曾流連于關系之中,曾受摩尼教的薰陶,又受新柏拉圖主義的柏羅丁奴(Plotinus)作品的影響,并浸醉于西塞羅(Cicero)的作品TheHortensius,但在界想上已逐漸和基督教接近。終于經(jīng)過一次劇烈的思想斗爭,于386年秋決定信奉基督教。故此,奧古斯丁從無盡地痛苦轉向歸正上帝,靠著神的恩典歸入信仰,也開啟了神所預備他一生將要從事的服事之路。
?
四、結論
?
筆者認為贊美、認罪、歸正是奧古斯丁《懺悔錄》的三條思想主線。它們交織出現(xiàn),從始至終,構成懺悔錄的基本思想。贊美是神的真理喂養(yǎng)人們的心。認罪是向神承認錯誤。歸正是完全依靠神。原罪懺悔是贊美產(chǎn)生的結果,然后神吸引浪子歸正,因著奧古斯丁對這點快速的頓悟,他得以藉此重新詮釋自己的過往。因此說,贊美是認罪、歸正的前提,認罪是歸正的基礎。歸正是認罪的完美結局?!稇曰阡洝钒讶叩年P系清楚的展現(xiàn)出來,完美地表現(xiàn)了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
?
注:
?
①十誡:1.我是主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享奉他(本誡禁止人雕刻偶像,事奉假神。)。2.你不可妄稱主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主上帝的名,士必不以他為無罪(本誡禁止人妄稱上帝之名,禁止人任意用的名發(fā)誓、咒罵、行坐、說謊、哄騙、嬉笑及怨恨上帝。)。3.你當紀念安息日守為圣日(本誡勸人在安息日“即禮拜天”應停止勞動,放下工作,趁此時機在禮拜堂中敬拜上帝,聆聽圣道,修養(yǎng)靈性,并使身體得到休息。)。4.你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主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本誡勸為兒女者,當父母在世時,應當尊敬、親愛、孝順、服事。他們?nèi)ナ篮?,亦當紀念不忘。)。5.你不可殺人(本誠警戒人切勿殺人,甚至連傷害人的身體與一切害人的念頭,也都要禁止。6.你不可奸淫(本誡禁止人與別人通奸,凡夫婦彼此不守婚姻道德,以及人如有不潔的思想、言語、行為,都犯了此誡.)。7.你不可偷盜(本誡禁止人向他人明搶、暗偷、賴債、或以假亂真,或用詐術與手段騙人財物。)。8.你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本誡勸人勿在法庭或他人前,妄論是非,胡亂提供假證。)。9.你不可貪戀人的房屋(本誡禁止人用非法手段侵占,謀奪他人的房屋與產(chǎn)業(yè)。)。10.你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牲畜、和他一切所有的(本誡禁止人用各種誘惑、拐騙、強索…等方法,奪取人的妻子,以及他的仆婢、牲畜與別的所有物。)。
?
參考文獻:
?
[1]奧古斯?。骸稇曰阡洝?,周士良譯,商務印書館,1997。
?
[2]劉宗坤:《圣經(jīng)中的“罪”觀念與人的生存的理解》,《維真學刊》,2005。
?
[3]鐘振華:《米蘭花園的秘密:奧古斯丁信主的再思》
?
懺悔錄心得體會篇4
黃秀輝就集體性懺悔的必要性進行了細致剖析,但在缺乏基督教背景和懺悔傳統(tǒng)的中國,還有必要就阻礙這種懺悔(包括對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歷次政治運動中出現(xiàn)的集體性狂熱的反思)的原因及推進的可行性路徑做進一步探討。
?
我以為,必須反思和清理當下精神生態(tài)中對“道德完人”的幻想,以及充滿悖論的道德標準。近年,復旦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吳中杰(其夫人也是上海寫作組早期成員)、劇作家沙葉新及武漢學者古遠清等,言之鑿鑿地證實余秋雨是“”中上海寫作組的成員――當年寫作組的黨支部書記徐景賢和另兩個負責人陳冀德、姚漢榮以及骨干胡錫濤等都認為,余秋雨“舊意識太重,一旦成名,就要將自己裝扮成一貫正確的樣子”。(2011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
對于名人們的拒絕懺悔,需要檢討的也包括知情者和一般公眾、媒體,因為他們的名聲乃至撒謊到底的“底氣”,很大程度上是媒體和公眾給慣的――這和對學歷造假的唐駿、剽竊他人作品的郭敬明放棄道義譴責的實質是一樣的。
?
鑒于有過“”經(jīng)歷的知識分子、公眾人物的超越性人文情懷與現(xiàn)實影響力,他們應率先反思、懺悔。巴金先生建立“博物館”的遺愿雖未最終實現(xiàn),但他晚年通過《隨想錄》主張對“”進行道德懺悔,并從全人類角度看待它(黨史前輩廖蓋隆曾將其與作家邵燕祥建立“學”的建議并舉)。
?
導演陳凱歌公開承認“他(巴金)對我有很大影響”,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寫就的《少年凱歌》,就“”中對父親的批斗做了真誠懺悔。詩人北島在新作《城門開》中,也坦承當年擔任民進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的父親,定期拜訪掛名的宣傳部長冰心,并將其談話向組織匯報。北島的反省并未丑化其父子形象,倒是贏得知識界一部分喝彩。
?
我認為,應該營造一個鼓勵和接納真誠懺悔的社會氛圍,公立文化機構在強化公眾歷史觀念和記憶的過程中應更有作為。
?
北京紅衛(wèi)兵造反派五大領袖之一的蒯大富,“”后獲刑十七年,也曾承認“如果當時我主張不打,那場武斗(1968年4月23日的清華大學‘百日武斗’)肯定打不起來”、“看著他們(十幾個同學)死掉,是非常心痛的”,也向傷害過的老師致歉(2010年1月9日《南風窗》)蒯大富的反省不能說沒有真誠的成分,他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受害者,如果不能因此得到公眾的逐步諒解和重新信任,其他紅衛(wèi)兵恐怕只能被迫帶著永久的悔恨離開這個世界。
?
此外,要盡可能保存“”記憶,向公眾提供歷史教育。沙坪紅衛(wèi)兵墓園在2009年12月15日被列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個全國惟一的紅衛(wèi)兵墓園得以保存,不能不說是一個良好的起點。
?
歷史反思與懺悔需要儀式、策略和智慧。民間團體和專業(yè)心理干預機構、人士,可以為集體性懺悔可能帶來的暫時性倫理失序、心理動蕩,甚至崩潰提供必要的心理救援。畢竟,直面當年大面積的互相出賣、傷害,需要足夠的勇氣與智慧。
?
也許,多方嘗試和推進集體性懺悔,若干年后,國人才可以坦然向兒孫們解釋何謂“”;才不至于一次又一次地援引聯(lián)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那一跪。
?
【原載2010年11月16日《中國青年報?青年話題》
?
懺悔錄心得體會篇5
姓名:陳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