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之友|原創(chuàng)|范文|素材|寫作|PPT|
?
?
?應對媒體的一些原則、辦法、技巧和注意事項
?一、應對媒體應遵循的四個原則
?1、遵循真實、坦誠的原則。領導干部面對媒體的采訪,一定要坦誠相待,以事實為依據(jù),客觀真實地傳遞信息,這也是樹立領導干部良好媒體形象的公信基礎。領導干部如果對記者問及的情況不甚了解,或者沒有把握,就寧可少說或者不說,絕不可以說假話,不可以胡編濫造。面對問題的實質,在把握政策的前提下,一定要坦誠對待,不回避,不隱瞞。對媒體的任何隱瞞和欺騙,一旦被媒體識破,經媒體曝光,都將產生極其惡劣的后果。
?2、遵循前后一致的原則。領導干部面對媒體發(fā)表言論,必須前后一致。發(fā)表對特定事件的看法時,首先要對該事件有完整的了解,經過成熟的思考,作出準確的定性,然后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無論是對所陳述的特定事件的內容,還是對事件所發(fā)表的看法、所持的態(tài)度,都要前后一致,切不可自相矛盾,否則將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時也會嚴重損害領導干部個人的媒體形象。
?3、遵循主動的原則。領導干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最好事先有所準備,要占據(jù)與媒體交往的主動權,絕不能被媒體牽著鼻子走。接受采訪之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來訪媒體和記者的基本情況,掌握來訪記者對新聞事件的關注點和興奮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做好準備。對于新聞事件的敏感問題和個別記者可能提到的尖銳問題,也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想好應對的辦法。
?4、遵循“度”的原則。一要掌握說話的“度”。一分事實說一分話。對于突發(fā)的事件,如果還沒有弄清楚事件的性質和真相,就只能描述性地介紹事件現(xiàn)場的客觀情況,絕不可以隨意評價或妄加猜測。二是把握職責的“度”。對于自己分管職責以外或者業(yè)務范圍之外的事件,要實事求是地說明情況,不宜輕易發(fā)表看法。三是掌握時間和內容的“度”。對于某些敏感事件,什么時候可以說,什么時候不可以說;什么內容可以講,什么內容不可以講,都應該根據(jù)事件的性質和大局的需要認真思考,掌握合適的“度”。四是把握與媒體距離上的“度”。作為領導干部,和新聞媒體相處要保持恰當?shù)木嚯x,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過于疏遠。
?二、與媒體建立良好關系應把握的四個原則
?及時原則,即領導機關或領導干部向媒體與記者傳遞的信息應是最新的,否則會失去時效性;真實原則,即領導機關或領導干部向媒體與記者傳遞的信息是事實清楚的,不能胡編亂造虛假信息;效果原則,即黨政領導機關的信息發(fā)布要想獲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就應以公眾利益優(yōu)先;合法原則,即黨政領導機關的信息發(fā)布流程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能走不正當?shù)耐緩健?/span>
?三、應對媒體的“七個應該”和“七個不應該”
?“七個應該”即明白目的,制定議程;加工并確定關鍵信息;預測媒體問題,制定應答口徑;始終控制采訪局面,答問與引導相結合;做回自己,切忌表演;使用最簡單的語言,善于概括。
?“七個不應該”即絕對不能與記者私下交談;絕對不要說無可奉告;絕對不要與記者爭執(zhí);不要過多使用和單純依賴數(shù)字;不要提供你不能夠確定的信息;不要試圖阻擋記者拍照;不要忘記你的回答針對普通讀者。
?四、回應媒體負面報道的具體辦法
?一是片面不實的信息,對此要快速回應,提供全面的真實的信息。二是攻擊污蔑的信息,對此可視受關注度的大小來應對,如果受到普遍關注,就要及時廣泛地予以澄清駁斥;如果僅是在一定范圍內受關注,就在這個特定范圍內進行回應,不擴大,以防止跟進炒熱;如果只是受個別媒體關注,可一對一地做其工作。三是客觀監(jiān)督的信息,經查核后,確實屬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那么就要采取聞過則喜、有過則改的正確態(tài)度,自覺接受媒體監(jiān)督,做到以輿論為鏡,及時去調查處理,及時向媒體通報調查處理的進展情況,形成媒體監(jiān)督與自身工作的同向效應。
?五、應對敏感問題時要時刻注意的問題
?(1)自己是在代表政府立場、反映政府意志、表達政府觀點、說明政府行為、維護政府榮譽。自己不是個人,不跳出制度框架發(fā)表個人意見;不是演員,不過于作個人魅力展示;不是上級,不對媒體指手畫腳、居高臨下;不是學者,不追求百家爭鳴,保持信息統(tǒng)一。(2)不要替別人回答問題,只講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如記者問及別的部門和地方的事,可請其向有關部門和地方作了解。(3)按既定口徑表態(tài)。要圍繞發(fā)布重點始終把握住局面;對于記者提問時的追問、發(fā)難等,要冷靜沉著應對,不污辱、指責、蔑視記者,不要使記者成為當事人。
?國內專家對領導干部應對媒體的有關看法與建議
??
?董關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1、保證主流渠道的疏通,讓小道消息沒有根源。
?2、建立預警機制,制定公關目標要頻繁接觸。即功夫下在事外、下在平時,比如衛(wèi)生部門應該知道跑衛(wèi)生口的記者都是誰,城建部門也應該知道跑城建的記者都是誰。平時多請他們來坐一坐,看一看,了解一下,把相關的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年底年初寄給他們,讓他們了解平時你都在做什么。
?3、用來跟媒體打交道的八個最基本原則。
?(1)差異原則。要區(qū)別對待媒體,不要對不同級別媒體用同一個版本的話題講話,要讓每一個媒體能夠登出符合你要求的文章,要根據(jù)他們各自的特點影響他們。